券商投资机会一般是在行情最低迷的时候,离开最佳机会是在行情最火爆的时候。
券商最差投资机会是行情火爆之际
三月份券商业绩实现净利润环比超过六成,同比增五成,龙头券商的中信证券业绩就十分靓丽,按母公司口径,3月,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为22.14亿元,同比增长17.71%,环比增长25.77%;净利润为13.85亿元,同比增长56.05%,环比增长69.88%。
与券商业绩靓丽相比,券商走势不仅不亮丽,反而是令人失望的,中信证券股价下跌近2%,整个券商指数下跌了1.5%,位居当天跌幅榜前列.
A股有一个习俗就是利好出尽是利空,券商业绩非常靓丽,但是此后就未必有如此之高的环比增速,没有什么可以依仗的利好了,也就无法吸引资金炒作了。
本次券商大涨在于减少行政干预提高股市活跃度带来的成交增加;有关部门鼓励各种资金化解股权抵押风险,减少了券商的不确定性风险;科创板注册制带来的投行巨大收益;股市上涨带来的资管投资收益大增。因此券商的业绩开始改变。20家券商公布2月财务数据,2月份合计营收119.3亿元,比1月份增长11.25%;合计净利润53.74亿元,比1月增长45.54%。三月份券商业绩更好。
但是未来成交不可能再度无限制放大,佣金收益不可能继续增加,两融接近万亿元大关,继续增加空间很少,股市不太可能一直上涨,股价带来的自营收益难有增加。科创板的投行收益市场已经有了预期。因此未来券商业绩想象空间已经丧失,市场资金开始撤离十分正常。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券商板块也是如此,今年券商指数大涨超过50%,远远跑赢同时期上证综指涨幅,券商大涨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对三月份的业绩良好预期,毕竟成交万亿元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市场已经透支了部分券商未来利好。部分券商股价已经接近翻倍,一些低估值的大型券商也出现过一定程度的补涨,券商能够炒作的利好都已经得到炒作。
券商最佳投资机会就是市场低迷之际
券商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周期性板块,与股市强弱有巨大关系,股市低迷,成交稀少,像去年年底,两市成交也就是2000亿元,沪市单边不到1000亿元,只有目前的20%,成交稀少,佣金收入大跌。
股市低迷,IPO也放缓,IPO常态化高峰时期每周10家左右IPO,券商投行赚的盘满砵满,但是经过长期下跌,IPO常态化下,每周新股只有两三家,投行收益大跌。
股市长期下跌,股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很多券商深陷股权质押风险,不得不计提大量的资产减值准备,也会影响到业绩的下滑。
股市下跌,投资者信心低迷,两融资金位于低位,券商两融利息收入下滑,也会影响业绩的增加。
股市越低迷,券商业绩也越差,股价也是不断下跌,一直到跌无可跌,在这个时候会有一个烂苹果原理,苹果既然已经烂了,也就是最差的时候了,还能烂到哪儿去。同时券商业绩也可能面临拐点。
毕竟股市持续大跌,会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融资,有关方面就会出台各项积极的股市政策,来推动股市走出低迷,券商的业绩也就会跟着改善,从而推动券商业绩牛的出现。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用在券商板块还是较为合适的,不要在市场亢奋太久的时候介入券商板块,避免高位接盘,这个时候经常是券商业绩从高增长下滑的拐点,而在市场极度低迷之际,不要抛售券商板块个股,也许割肉就割在地板上,这个时候也许就是券商业绩恢复性增长的拐点。
券商的业绩不会仅仅是三月份爆棚,也不会是只有一季度好,在后面的季度中券商的业绩仍会比较突出,而券商业绩刚公布,券商板块就开始不涨反跌,这也是机构借消息顺势洗盘的行为,当大家都看到利好时就是机构短期兑现利润的时期,当股民都开始冲进券商板块后,机构就会借消息砸盘来清扫出持股不坚定的投资者。
从券商的走势观察,上涨只会迟到不会缺席,今年的行情主心骨是券商板块,无论是从2440点的券商护盘拉升,还是到3000点的券商带头突破,都是券商股在带动场内的炒作情绪,而券商业绩公布后,证券板块和大部分板块一样,并没有突破前期新高,就难以形成第二轮上攻走势,股民们只看到大盘破了前期高点然后走出3200点以上的价格,认为第二轮行情启动了,其实市场已经是出现涨指数不涨个股的行情了。
不过,虽然券商股和其它板块近期都在下跌,但仍然在震荡区间内波动,只要大盘的大方向没有改变,后市仍然是看涨的,券商在后期的业绩仍然可期,只是三月份因为清理配资后的调整并不充分,导致四月份并不能有效的突破上涨,那四月份就会和三月份的走势重叠,变成这轮上涨后四月份也会继续在高位震荡,就会看到无论是大盘还是创业板都会围绕区间波动,然后调整后再次走出新高行情。
所以,当下就是指数围绕区间继续震荡,券商也会在利好公布后借势调整, 后面券商仍然会带头走出新高。
感谢点赞并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首先,券商三月爆棚的业绩应该是明牌吧。也就是说不管机构还是散户都知道券商的业绩改善明显。在A股是非常奇怪的。2018年10月份券商还处于不断下跌的过程中,可是,看多券商业绩改变的人却不多。A股炒股炒的是预期。也就是说在去年10月份开始就预期到券商接下来可能会迎来业绩拐点,所以才在那时候,券商会率先拉起来。我在专栏里面也在去年10月份左右有介绍券商业绩拐点的说法。
其次,券商业绩方面暂时也不会迎来向下的拐点,因此也不能说是利好兑现。目前大盘的成交量是比之前要少一些。主要是赚钱效应在不断减弱。但是,这么大的量能一下子要萎缩得很厉害也是不现实。未来还有牛市的预期。
最后,券商三月的业绩是透明的。券商板块不涨反跌,不是因为业绩好利好兑现,而是因为证券指数已经翻倍了。翻倍过后的证券指数需要休息。由于业绩是透明的,是人都知道。因此,业绩对于证券板块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证券指数翻倍之后可能还要迎来较长时间的调整。这点要有心理准备!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中国股市中国特色,大小庄家炒高股价后一定会搞宣传活动……获利对现拉高获利出货时……会有很多利好消息同时一齐满天飞……,在大多数股民都信于为真时、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做了接盘侠……,前三天的疯狂拉指数疯狂拉高超级大盘股超级大流通市值股后……后继资金来源一断裂风险自己都无法控制,这么巨大的流通市值股票快速疯拉……好象是小盘股小流通市值股票一样上涨,……,利用基金券商机构们的巨大资金快速拉升获利对现……,拉二三天后一看、后继资金来源无法支持超级大盘股继续上涨……立马就变成快速暴跌,如贵州茅台流通市值超过了一万多亿流通市值这么巨大的股票能这样玩吗?大盘股应该慢慢上涨一年来回折腾上涨15%左右就很好了一直保持十年慢慢上涨趋势……,大盘股大流通市值优质股票的关键作用应该是稳定市场指数为主要责任和义务……国家重点扶持的基金券商机构们应该承担一定的稳定大盘指数……平稳大盘指数的社会责任……,市场人气应该由小盘股活跃市场人气……让中国股市也能走出连续上涨十年的大牛市,让中国股票真正的为中国经济增长发展出力……!
券商刚刚公布了3月份的业绩,券商3月份的业绩集体亮眼。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安信证券、兴业证券、方正证券、东方证券、长江证券、国金证券、西部证券、东北证券、国海证券、国元证券、太平洋、西南证券16家上市券商发布3月财务数据简报。这16家券商3月共实现净利润83.77亿元,环比增121.74%;实现营业收入164.16亿元,环比增76.03%。
但最近两天券商板块却出现了大幅的调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市场整个股指走低,那么,券商股的亮眼业绩和券商股的表现相悖,是不是利好兑现了呢?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是的。
券商3月份业绩利好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事情,并不算什么重大利好。因为在3月份相比2月份交易日要多出很多,因为2月份经历农历春节,前后有9天休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券商的业绩。而且3月份交易的活跃度要远高于2月份,市场资金的周转率非常高,券商的业务成倍的增加。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券商的业绩显眼并不是一个特别重大的利好,既然这个消息不算什么利好,那也就不存在什么利好兑现。
而券商股之所以走出大幅度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券商股已经完成了12345的反弹浪,现在进入到了调整案过程中,整个板块的趋势都是向下调整的,所以券商个股也或多或少的跟随板块股指向下回调,这是技术结构的内在逻辑,跟基本面没有关系,虽然业绩亮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振市场信心,但在主逻辑面前,这点消息提振不起任何作用。
综上,券商陷入调整是由于其内在逻辑的推动,而非是利好消息兑现之后的滑落。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券商公司集体预告3月份的业绩与券商板块不涨反跌只能说一个碰巧而,并非是利好兑现,希望大家不要误解券商板块近期的杀跌是由于利好兑现导致的。
券商公司2019年一季度的业绩出现拐点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这是非常正常事;因为券商公司的业绩跟股市行情的好坏直接挂钩的,股市行情券商公司业绩好,股市行情差券商公司业绩下滑;更何况今年A股行情出现持续上涨,短短三个月已经涨幅近35%,股市行情走好最受益的当然是券商公司了,所以券商公司3月份的业绩出现大增也是在市场预期之内的。
那为什么券商集体公布3月份的业绩之后,券商板块不涨反跌呢?难道不是利好兑现资金出逃吗?非也,非也,券商公布业绩和券商板块出现集体调整纯属碰巧而已,真正的原因有两点:
其一就是券商板块已经涨幅过大了,券商板块指数从2018年10月29日在850点见底之后一路持续拉升,一口气已经出现了翻倍的涨幅;短期涨幅过大,必然会出现一波调整,对于那些获利筹码进行洗盘出局,重新换一批新血液进来,这就是近期券商指数不涨反跌,拖累指数的真正原因。
其二就是券商指数已经有技术面的调整需求,还有就是券商指数已经消耗过量能大,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再度储蓄力量,才能让后期的更有力更有劲的上涨;这是股市的规律涨高了自然要休息,休息之后再战,这也是技术面的一个需求。
以上两大原因才是近期券商板块出现不涨反跌的因素,并非是由于券商公司预告3月份业绩之后利好兑现导致的,所以希望大家要明白这一点。对于券商行情后期还有更大的机会,券商板块也许洗洗更健康。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短期来看,是一个借助利好出货的阶段!因为券商板块是这一波2440点涨到3250点的主力军,而且又进入了一个市场密集的套牢筹码区域,那么势必小化解,震荡,和洗盘,而不是一路的高歌猛进!
要知道这是2015-2018年大量散户积累的套牢盘,进入这个区域的抛压是非常大的,3年左右的抛压是难以依靠仅仅3个月的上涨就可以化解的。所以我们看到,进入了这个套牢区域,释放出来的成交量是非常巨大的!
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些成交量是谁的,钱和筹码的关系是算什么样的?
其实仔细想想你就会明白了!在2440-3200点的区域里,其实大部分的散户都是一个重仓和满仓的阶段,所以进入了密集套牢区域,大部分都是一个卖出筹码,换取资金的状态!
而在底部区域里,机构和主力则是拥有绝对的资金实力,所以两者相结合,就是主力正在用真金白银解套前期一批又一批的套牢散户!而自己在不断地吸筹,为后面的大牛市做准备!
券商是股市里周期性最强的板块和个股,并且每一轮的牛市都会有不错的表现,业绩也会爆发式增长,这就会体现在一个股价上!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券商的位置来判断,牛市到底来了没有,到底有没有进入一个牛市的后半场区域!
从现在大部分的券商来看,虽然前期有所上涨,但是整体还是处于一个底部区域之中,远没有达到前期几次大牛市的高度!因此,从策略上来看,这里可以适当减仓券商,但是一定要留住大部分的底仓,因为长线投资的角度来看,券商还是机会远远大于风险的!而近期的回调也只不过是前期涨幅大了,涨的急了,所需要的合理回调而已!
感谢⭐点赞和关注⭐。更多更好的逻辑期待与你分享!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只跌不涨的股票。券商股从去年年底反弹到现在,最高涨幅在82%左右,获利盘回吐,很正常。从时间点来说,利好兑现,借利好出货,是阴谋论,短期可以这么一说。但本质,还是由股市自身的运行规模所决定的。
我们来看看,券商三月份的业绩:上市券商公布3月经营数据,统计了26家券商,合计实现营收264亿,同比增长47%, 环比增长47%;合计实现净利润132亿,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58%。
其中,券商盈利能力随市场爆发,从1-3月累计口径推测,上市券商一季报同比有望实现70%左右大幅正增长,为历史第二好业绩,最好的业绩出2015年。
从下跌角度来说,技术上可能更直观些。阶段没创新高,短期头部,证券指数后市区间震荡。后期调整充分后,大盘只要再涨,趋势还是会爆发。
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有关投资理财心得,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带来帮助。以股会友,希望和大家能成为朋友。
牛市中,缺少不了券商股的身影,这是共识。
每次攻城拔寨,券商股都是头号攻击手。
一季报券商业绩靓丽,这是在预期之内的事。利好已兑现。
券商股的表现也不仅仅看业绩这一点,还要看整个的基本面和整合行情的趋势。
券商在攻坚3129点和3250点,都发挥了领军作用,打开了指数上行空间。
券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带领指数打开上行空间后,一般都会震荡整理调整,其他板块跟随轮动表现。
牛市中这样的特点也蕴含了更多赚钱机会。比如券商打开上行空间后,减仓券商,买入其他板块。待券商调整企稳后再买入。这就形成一个中小波段操作。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如果券商板块借助一季报的业绩,继续上攻,3300点已经拿下,甚至更高。
近期的机构重仓白马股表现不错,封堵了指数下行空间,不然券商股的调整也会把指数拉下来。
需要说明的是指望券商板块一直上攻,不现实,也不太可能。
这样的话形成急牛快牛,不符合各方利益,更不利于普通投资者。
牛看来还需慢慢走
这几天券商公布的一季度的业绩确实非常靓丽,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在一季度的净利润都在20亿以上,券商业绩这么好,这几天为什么还是跌跌不休呢,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央行降准预期落空,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在清明节假期之前,就有市场传言央行马上要降准,但是,节后央行并未公布任何利好消息,市场对央行降准的预期落空,再加上今天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大幅上扬,重新回到了“2”时代,这使市场对于央行降准、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预期再次降温,在通胀逐渐抬头的情况下,估计短期不会降准了,所以,这一周A股出现了连续回调的走势,尤其是在今天公布了CPI数据之后,降准的可能性再次降低,之前还在等待降息的资金今天也是大幅出逃!
二、科创板上市保荐券商跟投,券商未来的盈利能力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科创板上市规则规定:券商作为保荐机构必须跟投自己所保荐的上市公司,跟投比例为发行总额的2-5%,并且跟投的股份有2-3年的限售期,这对于券商自有资金将产生一定的资金压力,受此消息影响,最近许多券商都发布了融资计划,例如:招商证券配股募资150亿,国信证券定增融资150亿,中信建投融资293亿,兴业证券融资207亿等等,各个券商融资总额超过了1000亿,这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资金压力,而且,由于跟投股份存在两三年的限售期,券商未来的业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另外,自上证2400点以来,券商板块获利颇丰,机构借机利好出货也就比较正常了。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