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无疑是人造肉年。随着Beyond Meat的上市–以及好于预期的IPO震惊了所有人–“假肉”有机会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其规模将超过以植物为基础的运动的一部分。
由于各种原因如个人健康问题和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少吃肉。然而随着市场上新品牌的涌现,消费者面临的决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以下是对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两种人造肉选择的指南:来自Impossible Foods的Impossible Burger和来自Beyond Meat的Beyond Burger。
成分对比
看看Beyond Burger或Impossible Burger的包装,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配料。
Impossible Burger含有:水、大豆浓缩蛋白、椰子油、向日葵油、天然风味、2%或更少的:马铃薯蛋白质、甲基纤维素、酵母提取物、培养葡萄糖、食品添加剂食用改性淀粉、大豆豆血红蛋白、盐、大豆分离蛋白、混合生育酚(维生素E)、葡萄糖酸锌、维生素(维生素B1)、抗坏血酸钠(维生素C)、烟酸、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核黄素(维生素B2)、维生素B12。
除了水,其主要成分是大豆浓缩蛋白。就其本身而言,大豆是完全健康的,但大豆浓缩蛋白则是经过大量加工的,所以这意味着其本来的许多好处都已经丧失。
Beyond Burger含有:水、豌豆分离蛋白、压榨萃取菜籽油、精制椰子油、含有2%或更少的:竹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马铃薯淀粉、天然香料、麦芽糊精、酵母提取物、盐、向日葵油、蔬菜甘油、干酵母、阿拉伯树胶、柑橘提取物(保护质量)、抗坏血酸(保持颜色)、甜菜汁提取(颜色)、醋酸、琥珀酸、食品用改性淀粉、果木(颜色)。
就成分而言,这两个汉堡非常相似,除了主要的蛋白质来源。Beyond Meat使用豌豆蛋白而不是大豆蛋白,也没有大豆高血红蛋白,而这是Impossible的关键成分进而使其汉堡更具“血性”。
此外,Beyond Burger的红色来自甜菜提取物,而不是像Impossible肉饼里的血红素一样来自豆血红蛋白。
它们是素食吗?
答案是yes。Impossible Burger和Beyond Meat Burger都是纯素食,不含任何副产品。值得注意的是,Beyond Meat称其所有产品都经过了Vegan Action Foundation的严格素食认证。
Impossible Burger也被认证为清真和犹太食品。Beyond Meat则没有具体说明其产品是犹太洁食还是清真食品。
两个当中哪个更健康?
说到底,这两家公司都在实验室创造了一种只用植物产品制成、旨在模仿真正牛肉味道和质地的“汉堡”。食用者的舒适度取决于食用者对食品工程的态度。
以下几点可能会影响人们对哪种汉堡更健康的看法:
Impossible Burger主要含有有机成分,而Beyond Burger则没有;
Beyond Burger是严格的非转基因食品,而Impossible Foods最近因使用含有农药草甘膦的转基因成分而遭到抵制;
Impossible Burger比Beyond Burger含有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从数字角度看,两种汉堡的得分基本相同:每份汉堡各成分含量:
低于300卡路里
约20克蛋白质
近400毫克的钠–如果在意盐摄入量的话则要小心。
Beyond Meat汉堡含有20克脂肪,而Impossible Burger只有14克。
味道如何?
Impossible Burger显然尝起来像真正的牛肉。Beyond Burger则被描述为带有椰子的余味。
虽然两种汉堡都被认为吃起来像牛肉,而不是传统的素食汉堡肉饼。然而,对于一些牛肉爱好者来说,这两种汉堡的味道和质地可能还不够接近。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302140a8c8e99e09fb2f121ba70176f”, “vname”: “”, “vid”: “v02019740000bjlob9iiv570151uvfp0”, “thumb_width”: 640, “vu”: “v02019740000bjlob9iiv570151uvfp0”, “src_thumb_uri”: “263270008b27425f00c60”,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1.toutiaoimg.com/origin/263270008b27425f00c60”,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463.163,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31805018}, “ultra”: {“duration”: 463.163,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57867754}, “normal”: {“duration”: 463.163,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21521698}}, “duration”: 463.163, “thumb_url”: “263270008b27425f00c60”, “md5”: “6302140a8c8e99e09fb2f121ba70176f”} –}
在一项涉及这两家汉堡的味觉测试中,所有的测试者都能指出哪些馅饼是植物性的、哪些是真正的牛肉。
可以在哪里找到它们?
Impossible Foods与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市等大城市都会区的许多餐厅都有合作。现在已经有5000多家餐馆的菜单上都能吃到Impossible的汉堡。最近,该公司还开始向美国全国连锁店推出了他们的汉堡。另外,消费者现在或者在不久的将来也可以在汉堡王、Red Robin、White Castle、Umami Burger 和Qdoba买到一个Impossible的汉堡。此外,这家公司还跟Little Caesar合作推出了一款为披萨定制的香肠。
不过目前Impossible Burgers还没有在食品超市出售,但这家公司希望能在今年年底推出“生汉堡”。
而Beyond Meat,消费者现在可以在全国的食品超市和一些餐馆包括Carls Jr、TGI friday和Del Taco找到。Beyond Meats在过去面临过短缺的问题,但它表示他们已经重组了供应链来应对此类事件。
关于人造肉是否是我们饮食的未来,我个人认为没办法完全取代正常食物!
人造肉现在主要是分为两种:
1、一种人造肉称为大豆蛋白肉,主要是通过大豆蛋白制作成的,其中富含大量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这一类是模仿了肉类的色香味形进行模仿的肉制品。
2、另外一种人造肉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培养制造出来的人造肉。这种人造肉实际上是利用营养品培养出来的干细胞,培养出来的肉类。其实这样的实验室般严格控制的人造肉培养过程造价高昂。
食物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人们也不断地去寻找生产新的食物以及相应的形式。人造肉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个产物而已。
如果仔细看第一种人造肉只是食物加工搭配的产物,就像我们中国可以利用豆筋或者面筋做出类似于肉类的菜肴,仿荤菜!其实这个只是一种食物的形式,并不能取代所有的食物形式。
而第二种培养型的人造肉,我个人认为如果把细胞看作是生物,我们只是在用营养液喂养细胞,而形成不同的肉,在组织细胞层面制作食物。而这样其实也只能是一种食物形式,毕竟自然形成的食物跟人为干预太多的食物还是会有差别的。
人造肉不可能取代所有饮食食物的肉类,一个食物不能仅仅考虑它的营养属性,现在科技的发展虽然说可以精确控制食物的营养组合,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天然形成的食物。
食物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营养属性满足食物的生理营养需求,另外一种是心理属性,食物色香味形的多样性满足进食过程中的心理美食享受。所以不能只是考虑食物满足营养就可以了,如果是这样人们只要每天摄入营养素就可以了。而我们在饮食的时候深受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影响,这样一日三餐才可以丰富多彩,富有乐趣。
另外个人认为天然形成的食物其实制造成本并不高,种植养殖的食物让食物自然生长,能够极大丰富我们的味蕾享受。而如果变成了所谓的人造肉,那么生活该失去了多少的乐趣呀!
假设未来人造肉变成了饮食主流,那么可以确定,大家要吃上天然食物的话就成为了高昂奢侈的享受了!除非未来环境变成恶劣,食物来源不断受限,那么这种人为干预太多的人造肉才变成主流那么那时候可能真的是一种人类的悲哀了!
就分享到这里,发表一点浅见,欢迎关注!
对于九月份上市的人造肉,我觉得我还是挺期待的,它可能会成为我们未来饮食的主力军,因为现在我们所吃的大肉虽然味道很好,但是过多的食用对我们身体各个方面都不好,她可能引起脑血栓,脑梗死,粥样硬化等等,以至于很多人都在想着中一种所谓的假肉来代替我们饮食的主力军。
人造肉有两种,一种就是我们生活中常吃的植物蛋白素肉,主要以豆粉、豆粕、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等为原料,通过挤压膨化方法制取的传统植物蛋白素肉,这种肉的口感不太好,吃起来没有肉的味道,很多人都不喜欢吃,在寺庙可以看到,他们经常吃这种仿荤肉,一般人都很难接受。
另一种就是我们九月份即将上市的细胞培植肉,它是从动物身上抽取干细胞,然后再把它扩增培养成肌肉细胞,并且分化成肌肉纤维而成为的肉。”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介绍。
不过不知道味道怎么样,还是挺期待的,很多人都关心它的味道和安全,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有疑问,不过这种肉在美国已经很多人都在吃了,对于我们的身体还挺不错的,对环境的污染也降低了,对于动物的杀戮也变少了,减少了很多的资源匮乏,为未来的饮食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消息,毕竟大家都挺相信这种食物的。
之前亚洲很少人谈论人造肉,2017年以前我分享这些概念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觉得我可能疯了。”杨大伟是素食者,也是植物人造肉领域的创业者。 他最早在美国接触到人造肉,2012年在香港创办了社会企业Green Monday。2018年,Green Monday旗下的食品科研公司Right Treat用豌豆、大豆和蘑菇蛋白开发了植物猪肉产品Omnipork,卖到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泰国。眼下,杨大伟正筹划着今年下半年将Omnipork带入中国内地。 比几年前幸运的是,“人造肉”最近突然站上了风口。杨大伟忙到未来半年的行程都规划好了,忙的时候每天有至少10场关于人造肉的演讲邀约。 这股风是“人造肉第一股”美国Beyond Meat刮起来的。 今年5月2日,美国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挂牌,首日股价暴涨163%,公司市值达39亿美元,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日表现最佳的美国公司。随后,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也宣布了3亿美元新轮融资,估值达20亿美元。 对两家公司都有投资的比尔·盖茨,毫不掩饰对人造肉行业的看好。在6月24日举办的华盛顿经济俱乐部中,他表示,从低胆固醇的角度来看,人造肉比普通肉类更健康一些,而且人造肉还能大幅减少甲烷排放量,减少动物虐待和肥料管理问题,缓解养殖动物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等。 Beyond Meat开发的汉堡肉饼。 虽然认为Beyond Meat存在估值泡沫的声音很多,但在全球乃至中国内地,关注“人造肉”的投资者、大公司、餐厅、媒体还是一夜之间多了起来。 深圳素食餐厅青苔行星是目前国内唯一引入Impossible Foods公司素食汉堡“Impossible Burger”的餐厅。刚刚过去的周末,青苔行星和深圳齐善食品合作开了一家“人造肉实验室”快闪店,吸引了不少好奇尝鲜的年轻人。“当天从中午开放就一直排队,目前体验的消费者90%以上都是非素食者。”齐善食品品牌部与产品部经理周启宇说。 开在深圳的“人造肉实验室”的快闪店。 你熟悉的许多大品牌都已经布局了人造肉。 汉堡王今年4月便与Impossible Foods合作卖植物人造肉汉堡“不思议皇堡(Impossible Whopper)”,并宣布年底前在全美餐厅推广;肯德基正积极与植物人造肉生产商沟通,考虑在一些市场研发人造鸡肉产品;雀巢预计秋季在美国的超市、大学餐厅等推出Awesome Burger纯素汉堡;美国肉类加工巨头泰森也已经推出自己的人造肉品牌“Raised & Rooted”…… 汉堡王与Impossible Foods合作推出的“不思议皇堡(Impossible Whopper)”。 Beyond Meat的上市波及了中国内地市场,一度导致不少人造肉概念股股价大幅上涨,虽然大多数公司只是与豆制品、优质粮油等食品领域相关。但据行业人士透露,一些原本就掌握植物蛋白加工技术的国内企业,也开始加速转型,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新开辟“植物人造肉”产品线。 国内相关机构也加速制定“植物人造肉”的行业标准与规范。2018年12月成立的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目前下设植物人造肉专业委员会,预计于今年8月底与农业农村部共同发布第一份《中国植物肉(植物蛋白肉)产业发展报告》,并与国家食药监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共同制定“植物人造肉”品类的国家标准。 那么,人造肉究竟是什么,它会不会改变我们未来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更关键的是,它好吃吗? 激进的植物人造肉 实际上,目前行业内的人造肉有两类,一类是以植物来源的蛋白为原料,通过物理方法改变蛋白质结构,从而模拟真肉的外观和口感的“植物肉”,目前我们讨论最多的,还有Beyond Meat、Omnipork以及品牌们即将推向市场的都属这一类。 另一类被称为“细胞肉”,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在实验室培育出动物组织的, 代表公司是Memphis Meats、Future Meat technologies,但此类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因成本较高尚未实现商业化。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和成本层面来考量,植物肉显然比细胞肉更容易落地和实现产业化。”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说,人造肉为那些更关心健康饮食方式、想寻找环境依赖性更低的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对于生产厂商而言通过全新的科技生产出健康的食品,从生产效率、能效转换和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是一种更高效的选择。 用Beyond Meat早餐香肠制作的菜品。 在国外,植物性饮食潮流、降低碳排放的环保意识增强等因素,正在推动人造肉产业的快速发展。 支持植物肉或替代蛋白产业的观点认为,传统畜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浪费、抗生素滥用甚至是动物福利问题,都是不可抗力;同时,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增到90亿,按照人们现在摄入动物蛋白的比例,整个畜牧业、资源与环境都难以支撑。 人类寻求可持续蛋白质来源以及肉类替代品的需求在近年来持续增长。来自欧睿的数据显示,全球人造肉市场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增长了18%和22%。2016至2017年,全球素食主义者增加量的前十国家数据显示,东南亚、欧洲是最主要的增长区域。 薛岩提供的行业数据是,2019年全球植物性肉类市场价值为121亿美元,到2025年可能达到279亿美元,同期复合年增长率为15%。 “这些植物肉替代品正在扰乱肉类市场,就像早前植物蛋白饮料扰乱乳业市场、功能饮料扰乱咖啡因饮料市场一样。”美国银行美林投行分析师Bryan Spillane说。 瞄准“弹性素食人口”,那植物人造肉真的更有营养吗? 让肉类或植物蛋白加工企业、餐饮巨头们都无法忽视的“植物肉”,其实与传统认知中针对素食人群的“仿膳”、“素肉”有所差异。 由于想吸引习惯吃肉的主流人群,植物肉从口感、味道、质地、营养价值层面上,都比“素肉”要求更高。以“植物肉汉堡”的人造肉饼为例,它除了模仿真肉口感,还特别加入血红色的植物铁蛋白,模仿真肉的血色,有些甚至在烹饪过程中会冒血水。 杨大伟拿植物肉产品“骗”过许多对真肉味觉记忆强烈的非素食者。他仍然清晰地记得,人们得知吃的不是“真肉”时脸上露出的惊讶神情。 Impossible Foods推出的Impossible Burger 2.0肉饼。 “传统素肉更重视食物的色香味,但在口感上与真肉相差较远,而植物肉在植物蛋白深加工方面做了更多工作,将肉的质感还原得更好。”薛岩认为,植物肉的更大特色,还在于复制出了更多真肉的营养成分。 Omnipork就强调自身比真肉更健康。按照杨大伟的说法,与真猪肉相比,Omnipork的脂肪低70%,卡路里低65%,胆固醇是0,而且蛋白质含量跟猪肉一样的情况下,铁质、钙质要比猪肉高2-3倍。 Omnipork及其原料。 在研发上更在意如何还原或超越真肉营养价值,是国外人造肉产业区别于国内的特点之一。 张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据他观察,国外人造肉研制时更注重营养成分接近肉,其次是口感接近肉。国内植物肉研制则更注重口感。“国内企业家都很清楚,中国消费者对营养有需求,但对味道的需求更强烈。” 其实对于使用植物蛋白能否完全还原动物蛋白肌肉营养元素的疑问,答案不一定是肯定的。 目前,在复制动物蛋白营养成分时,植物肉仅仅按照动物蛋白中宏量营养素复配,完全还原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张波认为,现有科学认知不能穷尽对动物蛋白营养价值的了解,而且某些营养素可能无法从植物中提取,即使找到了植物来源的替代成分,仍需要考虑工业化后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此外,蛋白质的生物效价也应该考虑。一般而言,动物蛋白的消化率较高。”张波表示,植物肉为消费者提供了另一类蛋白制品的新选择。但由于营养学相对复杂,行业更倡导多样性的膳食。 不过受制于技术发展,现阶段植物肉还无法以“完整的肉”的形态出现,消费者能买到多是“肉碎”或单一功能的制品。例如,Beyond Meat开发的产品包括冷冻的“牛肉碎”、汉堡肉饼以及早餐香肠等,而Green Monday推出的Omnipork也是“猪绞肉”。而多位行业人士预测,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两三年内市场上会出现跟真肉形态一样的植物
杨大伟把五年前向周围人解释“人造肉”的情景,比作“愚公移山”。
“之前亚洲很少人谈论人造肉,2017年以前我分享这些概念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觉得我可能疯了。”杨大伟是素食者,也是植物人造肉领域的创业者。
他最早在美国接触到人造肉,2012年在香港创办了社会企业Green Monday。2018年,Green Monday旗下的食品科研公司Right Treat用豌豆、大豆和蘑菇蛋白开发了植物猪肉产品Omnipork,卖到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泰国。眼下,杨大伟正筹划着今年下半年将Omnipork带入中国内地。
比几年前幸运的是,“人造肉”最近突然站上了风口。杨大伟忙到未来半年的行程都规划好了,忙的时候每天有至少10场关于人造肉的演讲邀约。
这股风是“人造肉第一股”美国Beyond Meat刮起来的。
今年5月2日,美国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挂牌,首日股价暴涨163%,公司市值达39亿美元,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日表现最佳的美国公司。随后,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也宣布了3亿美元新轮融资,估值达20亿美元。
对两家公司都有投资的比尔·盖茨,毫不掩饰对人造肉行业的看好。在6月24日举办的华盛顿经济俱乐部中,他表示,从低胆固醇的角度来看,人造肉比普通肉类更健康一些,而且人造肉还能大幅减少甲烷排放量,减少动物虐待和肥料管理问题,缓解养殖动物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等。

Beyond Meat开发的汉堡肉饼。
虽然认为Beyond Meat存在估值泡沫的声音很多,但在全球乃至中国内地,关注“人造肉”的投资者、大公司、餐厅、媒体还是一夜之间多了起来。
深圳素食餐厅青苔行星是目前国内唯一引入Impossible Foods公司素食汉堡“Impossible Burger”的餐厅。刚刚过去的周末,青苔行星和深圳齐善食品合作开了一家“人造肉实验室”快闪店,吸引了不少好奇尝鲜的年轻人。“当天从中午开放就一直排队,目前体验的消费者90%以上都是非素食者。”齐善食品品牌部与产品部经理周启宇说。

开在深圳的“人造肉实验室”的快闪店。
你熟悉的许多大品牌都已经布局了人造肉。
汉堡王今年4月便与Impossible Foods合作卖植物人造肉汉堡“不思议皇堡(Impossible Whopper)”,并宣布年底前在全美餐厅推广;肯德基正积极与植物人造肉生产商沟通,考虑在一些市场研发人造鸡肉产品;雀巢预计秋季在美国的超市、大学餐厅等推出Awesome Burger纯素汉堡;美国肉类加工巨头泰森也已经推出自己的人造肉品牌“Raised & Rooted”……

汉堡王与Impossible Foods合作推出的“不思议皇堡(Impossible Whopper)”。
人造肉,现在暂时还没有被广大群众所了解,从用的原材料和营养价值方面个人认为会被大众认可的~
转载请注明:天鼎证券投资百科网 » 你认为“人造肉”是我们饮食的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