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经常对学生和同事说,要了解和理解中国的政治和外交,应该认真阅读《环球时报》,关注环球网及其主编胡锡进,但经常被人嘲讽,甚至嗤之以鼻。
我当然知道,《环球时报》及其总编胡锡进极具争议。拥戴他和攻击批评甚至谩骂的人都非常多。拥戴胡锡进的人动辄称胡锡进的文章一针见血,精妙绝伦,字字珠玑,攻击批评甚至谩骂他的人也非常多,称他的文章官话套话连篇,甚至一派胡言。这不是什么秘密,胡锡进本人也清楚地知道,有时也会做出回应。
能够同时得到很多人的拥戴和攻击谩骂,这本身就说明《环球时报》及其总编胡锡进非凡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据说,胡锡进之所以遭到攻击谩骂,除了一些键盘侠以及蹭热点,搏名声者外,左的人嫌他不够左,右的人嫌他不够右,因此往往同时遭到左右两方面的攻击。
我之所以认为要了解和理解中国的政治和外交,应该认真阅读《环球时报》,关注《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并不在于《环球时报》的办报质量及其总编胡锡进个人特征,而在于《环球时报》的特殊地位。《环球时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社人民日报社主办与出版的以国际新闻为主的报刊,其宗旨是向海内外传播中国国情,解读中国的外交政策。要做到这一点,自然也必须解读中国的重大国内政策和政治事件。这就意味着,《环球时报》虽然不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但其宗旨却是准确解读人民日报,用另一种语言形式传播人民日报的宗旨意图。
既然如此,胡锡进及《环球时报》自然会体现出某种轻松活泼甚至幽默的个性,而不会像人民日报那么严肃庄重,有板有眼。胡锡进必须让大众喜闻乐见。这就意味着,通过阅读《环球时报》,浏览环球网,可以更加轻松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的政治和外交,理解中国的大政方针。
胡锡进个人非常勤奋,又很有激情,文笔非常漂亮,以至于成为《环球时报》的灵魂和象征,长期主持着《环球时报》和环球网,这在当今中国传媒界很罕见。显然,胡锡进不是一个普通的著名的媒体人,决不仅仅代表他个人,更代表着他身后的《环球时报》和《环球时报》背后的《人民日报》。反过来也可以说,是他身后的《环球时报》和《环球时报》背后的《人民日报》成就了他。正因为如此,“政治正确”对胡锡进来说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政治正确”对胡锡进来说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所以他既不能左,也不能右,这使他同时遭到左右两方面的批评攻击,左的人嫌他不够左,右的人嫌他不够右。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左的人还是右的人,都对现实有一定程度的不满。
他们当然不能也不敢公开攻击人民日报,于是便把矛头对准胡锡进个人,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在胡锡进个人身上。在我的周围,在我所加入的各种微信群或QQ群中,批评攻击甚至谩骂胡锡进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对现实不满,或比较失意的人。
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批评攻击甚至谩骂胡锡进个人比较简单,几乎没有什么风险。第一,不管胡锡进享受什么级别待遇,但政治地位并不高,看起来就是一个媒体人,批评攻击甚至谩骂他个人不会是什么重大政治错误,不必担心追究政治责任,骂了就骂了;第二,胡锡进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六十多岁了,其个性未必每一个人都看得惯,待人接物也未必没有不妥之处,这就意味着,要在身上找差错并不难。他是名人,骂骂名人也是一种有趣的发泄方式。于是,有人甚至攻击胡锡进的头发和发型,也有人编造说或者传播说,胡锡进有私生子或来路不明的巨额资产什么的,反正,他是名人,未必有能力和必要追究自己,最多是发个辟谣声明,或请求组织调查什么的。
我之所以说攻击批评胡锡进是一种值得重视,值得关注的现象,就在于他是一个象征,表达着某种对“政治正确”的不满。这是值得警惕的。
不过,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公民有权表达自己的某种不满。
转载请注明:天鼎证券投资百科网 » 对胡锡进的评价和看法(为什么这么多人攻击批评胡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