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雨润总部上下,95%的人入职不到一年。雨润地方子公司管理层90%都入职5年以上。
总部有工作经验的人很少,大多是管培生,有工作经验的人都是各个竞对挖过来的人才,但是没有一股凝聚的力量。把好好的人才,最终熬成了杂牌军。也不是他们故意互相不配合,毕竟每个在竞对体制内干久了的人,身上或多或少有竞对的烙印。万科有万科的规矩,双汇有双汇的规矩,更何况井水不犯河水的两批人竟然在雨润成了上下级。
领导没有足够时间了解下属,下属也不服领导,同样是工作5年的成熟人才,凭什么你也是总监,我也是总监,你就是部门领导我就是小组长?内部本来就分化,最后给人事一搅局,一会称重一会述职,一会儿大半夜开会,当然了,能大半夜纠集公司人开会,一个个过的,必然不是一般人。
帝王术过时了,请不要把建立在别人土壤上的制度栽到雨润这块荒地上,二次创业是推翻旧制度从来,到不至于da清xi吧?现在一群愣头青能控制的住地方企业的老油子们吗?
一会一群【优化组】去子公司大闹天宫一通,一会【研究院】又来。既然这么喜欢折腾,那么地方子公司就陪着总部的管培生折腾咯。
还有网上那些洗白雨润的【人事研究院】的小屁孩们,说话实事求是点。所谓的员工宿舍,不是工厂才有吗?总部哪有宿舍,租房补贴不也是zf给的吗?
最后总结一句:离职的原因是,人心散了,心力交瘁了。
其他网友观点
润物无声 就此别过
选择雨润,谢谢祝老板提供的平台,也是时候挥手告别。时代之下,一粒灰于个人是一座山,一位企业家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承载甚多,其压力其背负,非常人所能忍受。
时代潮涌,唯行稳方致远,唯断舍离方行稳,唯实事求是方能断舍离。人难能可贵的是看清现实,但确依然初心不改。挥手作别,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后来者能看透。
其一,一切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流程之复杂,审批之多,权责之不清,都是人的问题,为了制衡而制衡。臃肿的总部,浮在表面上的各个职能条线,比政府还官老爷的作风,会的永远是要表、要汇报材料,天天空喊口号,没有落实,到了一线也是给一线添麻烦的总部。上行下效,如此之下,企业会好吗?监督有其必要,但健康的企业,总是服务多过监督。
其二,口号与理想,永远要尊重现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已被现实证明是个伪命题。极致的追求很好,但实现极致的过程确很漫长,一步步来,通过迭代创新。会议是用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生产更多的问题,让人解决。
其三,企业目前最需要的可能是断舍离,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扩张,占有可能是大的战略,但企业立身之本是诚信,适当的断舍离,舍弃一些,企业会更轻松,征信会更好,问题反而能够得到解决。
其四,润物无声,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组织与企业文化的初心。何为良心,何为道德?不知答案是啥,但肯定不是狼性,肯定不是9127,肯定不是随时随地24小时待命。
起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推沙。雨润很大,员工很多,资产很多。浮沙之上的大,累累负债之上的大,时代变了,与时代对赌,不如精研产品,练好内功,降负债,实现正向现金流。
最后,谢谢老板,感恩雨润,愿行稳致远。
推荐阅读:雨润高管离职
——写于2020年11月
本不想发出,近期看到雨润在破产重整,再次有感而发。
企业做大做强,不是摊子大,产业大。驱动企业发展的内核是企业制度合理、文化有凝聚力、员工有奉献精神、经营模式先进。可在雨润看到的摸鱼的太多,上面会的永远是定指标、总部会的永远是监督要表格。真正懂一线业务的、知道利润在哪,客户需求的,反而没有用武之地。雨润不从内部进行逐步的变革重生,重整之后,也难重生。
转载请注明:天鼎证券投资百科网 » 雨润高管离职(雨润集团的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