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交易日,大金融板块涨势凶猛,证券板块表现抢眼,银行板块也跟随上涨,但总体上涨幅度不及证券板块。
截止今日收盘,总共有36只银行股上市,仍有24只破净。六大行仍然全部破净。其中工商银行市净率为0.76,建设银行0.82,农业银行0.71,中国银行0.66,邮储银行0.86,交通银行0.59。
六大行全部沦陷,一方面是估值错了。有的机构对六大行的不良资产心存芥蒂,错误地认为一旦出现问题,银行股的净资产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是市场估值错了。六大行流通市值巨大,炒起来不方便,游资不敢兴趣,散户很少有人问津,导致长期被市场冷落,股价长时间被市场严重低估。
截止今日收盘,上证指数报收于3403.44点,创出了29个月新高,盘中最高3421.53。
一轮大牛市正在积极酝酿中,假如六大行股价全部回到净资产之上,上证指数必然会轻松跃过5000点,到时估值不会错,市场也不会错。长期持有六大银行股票的股民一定会赚的钵满盆满。
在股市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市场不会错,错的只有投资者”。所以,要说市场错了,是不可能的。因为市场已经走出来了,时间不可能倒流,错误的不会是市场,只会是投资者。
股市银行板块一共有36家上市公司,如果按照市值来讲,通常所谈及的六大行,却有着不同。通常大家聊的六大行按市值大小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可是,要论总市值大小的话,招商银行排在邮储银行、交通银行之前。不管怎么排,银行股大面积破净确实存在。36家银行股中市净率低于1倍的就32家,其中市净率最低的仅仅只有0.44倍,有14家银行股市净率低于0.7倍。
银行股大面积破净,六大行也是纷纷沦陷,到底是估值错了还是市场错了呢?银行股的估值,也是不高,可以用处于历史最底部形容,甚至有20家银行股的估值低于5倍!这也造成了银行股的现金分红股息率尤高,有一半以上的公司2019年度现金分红股息率超3%的水平!如果从各项财务数据来看,各个方面银行板块确实十分不错,就算是明年、后年的业绩确定性都是很高的,存在市场的低估。
但是,被市场低估,不能说市场错了,毕竟市场不会错。这里是因为投资者认知上的缺失以及银行业绩增长性的缓慢、持续性有限。拿新能源做个比较,在新能源汽车推动的基础上,新能源上下游相关的行业有望达到5-7年的景气增长,年复合业绩增长性有望超20%。可是,银行呢?中小型银行的业绩增长性确实还可以,但未来5-7年年复合收益率是达不到20%以上的,至于大型银行的增长空间就更加有限了。在此基础上,市场投资者更加倾斜于成长性更强的行业,而作为传统行业也就被忽略了。只能说在投资者认知水平以及行业属性不同的背景下,投资者选择了成长性更强的方向,而没有选择稳定性更强的方向。
银行股整体走势一直低迷,估值水平很低,六大行全部破净沦陷,投资银行股的股民很郁闷,这是市场错了,还是股民错了,还是估值错了?
一、六大行全部破净
六大行指的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因为这六家银行规模最大,总资产最高。
然而,现在这六家银行股价全部跌破了净资产,工商银行每股净资产7.18元,市净率0.73倍,建设银行每股净资产8.79元,市净率0.72倍,农业银行每股净资产5.2元,市净率0.65倍,中国银行每股净资产5.81元,市净率0.6倍,邮储银行每股净资产6元,市净率0.76倍,交通银行每股净资产9.58元,市净率0.54倍。所以说,六大行破净全部沦陷,一点也不为过。
不但跌破了净资产,这六大行的市盈率也已经很低,工商银行市盈率5.96倍,建设银行市盈率市盈率5.92倍,农业银行市盈率5.56倍,中国银行市盈率5.81倍,邮储银行市盈率6倍,交通银行市盈率4.92倍。
从数据可以看到,大型银行估值水平已经很低。
二、为什么银行股估值那么低
除了六大行之外,中型银行的估值水平也不断下降,除了招商银行外,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的市盈率也降至5倍以下。
从行业来看,银行板块的市盈率为5.96倍,比沪深A股的市盈率(最新市盈率为17.5倍)低了66%,市净率为0.63倍,比沪深A股的市盈率(最新市净率为1.78倍)低了65%。
那么为什么银行股的估值水平这么低呢?
第一,这与经济周期有关,在2007年那一轮牛市中,银行股是很牛的,不少银行股市盈率达到30倍,因为那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并且存在过热,多次加息抑制经济过热,房地产高速发展,推动银行股业绩高增长,高增长率带来了乐观预期,而现在大型银行每年业绩增长率已经降至5%以下,抑制估值提升空间。
第二,中国银行业整体稳健,没有系统性风险,但是过去经济高速发展,不少银行追求发展速度,导致有不少坏账,实际资产可能与财报公布的资产有差距,投资银行股的一般都是机构,机构肯定会进行理性研究测算,使得银行股的市场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第三,中国的银行,业务较单一,大部分银行都是吸储,缴纳存款准备金率后再放贷出去,赚取息差,而当前以及未来,利率存在下行预期,银行经营压力加大。而国外的银行,大都是综合性的投资银行,可以通过多渠道盈利,具有成长预期。
三、银行股还值得投资吗?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银行股的估值之所以这么低,是有原因的。而这些因素短期内较难发生重大改变,所以银行股的低估值的情况可能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对于投资者来说,既然银行没有持续大幅增长的可能性,意味着股价也不会有太大的表现,但是因为银行股普遍跌破了净资产,有很好的安全边际,投资风险也很小,比如说,即便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其他股票出现大跌,投资银行股的就会较为抗跌。
再加上银行股虽然增长率低,但市盈率也低,而银行本身属于成熟行业,每年不会留存过多利润,那么银行的股息率普遍还是要高于其他行业的,比如以工商银行为例,近几年分红率在4%至5%之间,还是高于三年期国债利率的。
也就是说,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即便股价一直不涨,每年的分红股息也比存在银行要强,对于追求高回报的投资者来说,这当然是看不上的,还是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
综上所述
银行板块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水平,在A股都处于最低的水平,特别是六大银行,全线破净。这是由经济周期、价值评估和成长预期决定的,市场没有错,估值也没有错,未来银行股能否超预期,取决于银行的盈利能力能否提升及转型推进,对于投资者来说,低估值具有明显的安全边际,适合稳健型投资。
市场永远不会犯错,犯错的只能是人性——杰西.利弗莫尔
的确,当下整个银行整款的平均市场估值偏低了,而且今年基本上也会进行太大的估值修复,也就是说在整个国内外经济形势没有出现明显的回暖攀升之前,银行板块的估值股价基本上还是会趴在历史底部。毕竟高层已经说过,今年银行企业不做盈利目标,要尽可能的让利民营、公有、混和所有企业。整体利率水平呈下行趋势,虽说银行板块过往盈利能力还是在诸多行业中算是佼佼者,分红派息率也基本上都在3-5%不等。
银行整体估值下行走势,在19年四季度时,就已经初见端倪,当时密集有多家银行进行上市,邮政储蓄、渝农商行、浙商银行等等,跟其他板块新股上市之后连续拉板不同的是,银行板块的几只新股都是破净、破发走势。所以银行板块未来能否进行估值修复,那将会在经济基本面好转之后,银行利率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才会发生转机,而眼下银行板块虽说是很好的价值洼地,但是却不是最好的投资时机。
我们在参加市场整体估值的时候,会参考市场整体个股市盈率的情况,但也会参考破净个股的数量和占比,“破净”的意思的个股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个股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也可能存在股价被低估的情况,净资产是把上市公司的资产总和减去所有负债,代表公司现在一共值多少钱,然后把净资产除以总股本得出每股净资产,代表目前每股值多少钱。
所以市场上投资者就会参考这一估值指标,当股价跌破的净资产后,认为个股处于的被低估状态,为什么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比如上市公司目前不想继续经营了,跟法院申请破产,股东可以按照每股净资产分的所得相对于的金额,这时候我们就能够清楚每股净资产的重要意义,但通过目前上市公司的情况类分析,在银行板块中的个股破净情况较为明显,大型银行的股价基本上在净资产的下方,不仅仅是银行板块,很多传统型行业都存在这类情况,钢铁和煤炭板块中的跌破净资产的个股也相对较多,那个股跌破净资产或者股价长期在净资产的下方,是否代表了就一定低估了呢,或者是市场并未挖掘破净个股的价值,下面我们重点讨论下大部分个股破净是估值造成的还是市场造成的。
不同类型公司资产占比不同
公司类型不同或者从事的行业不同资产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就存在重资产的公司和轻资产的公司,我们该如何理解重资产和轻资产的公司呢,主要从一些几点:
第一,根据行业类型不同,大部分传统型行业都是重资产的公司,比如银行板块,银行业就是一个的典型的重资产的行业,为了的抵抗各类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银行要储备大量的现金资产,由于银行业比较特别,主要是把客户的存款吸收过来,然后把这些存款通过放贷的方式,贷给市场上对于资金有需求的企业和个人。
但任何的放贷都存在很高的风险,虽也无法保证银行放贷出去的钱连本带利能够全部收回来,比如企业倒闭和破产,个人无力偿还等都会形成银行的坏账,所以我们得知的银行业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为了应对这些风险,银行必须要储备大量的现金资产,比如给央行缴纳各类准备金,提取各类准备金,提取大量盈余公积金等,而且这部分资金必须留在央行和公司中,无法在进行放贷,具体我们参考下图案例:
上图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这一项,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末,目前拥有现金资产在3.98万亿,而目前工商银行的市值才1.87万亿,典型的重资产行业。
并且很多传统型行业都是重资产行业,比如我们熟悉的航空运输行业,需要拥有大量的飞机,飞机造价基本上较高,一架飞机民航价值都在亿元以上,再次钢铁行业,需要大型的制造设备,大量的矿石储备,大量的厂房设备等,所以很多钢铁股价也是低于净资产,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第二,一些轻资产行业主要是一些科技类公司的,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和影视传媒公司都属于轻资产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的只需要一些互联网人才和一些知识产权,并不是需要大量的厂房设备和制度设备,再次影视传媒公司基本只需要招募一些明星和少量的拍摄设备就能够让公司运作起来,并且很多科技类公司的,本身主要收入来自于研发后技术输出,也不需要很多大型的生产设备等,比如我们的熟悉的华为,其也是轻资产类公司的,各类产品的输出都是靠其他公司代工,自己只需要把握核心技术就行和一些高精尖人才就行,具体我们参考下图案例:
上图就是一家影视传媒公司,目前股价在7元左右,但是该公司的净资产只有0.32元,属于典型的轻资产公司。
小结:上面通过行业类型的不同重点讲解了重资产和轻资产公司的区别,我们得知银行是典型的重资产类的公司,需要大量的现金储备,所以我们参考公司的净资产大小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再次很多重资产的公司也会出现净资产较低的情况,出现这类情况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资产虽然较大,但是公司的负债过多,这类公司往往的风险较高,但我们股价的高低或者股票的上涨和下跌式预期公司未来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在乎目前的公司值多少钱或者净资产的高低,很多公司的资产虽然较高,但是创造出现价值较少,所以我们下面重点下为什么一些传统型行业会出现破净的情况。
银行出现破净的主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股价上涨和下跌主要来源于资金对公司的未来的业绩预期,我们投资者股票的最为关心的就是的公司的未来创造的价值,如果在乎目前公司价值的高低,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股权投资,完全可以把资金放在银行买一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所以这里的就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了,个股的成长性的问题,下面我们具体分类讲解:
第一,个股的成长性,主要涉及的概念就是未来公司的发展的情况和未来业绩的变化,比如科技类公司的,其成长性会远高于一些传统型行业,比如银行业成长性就相对较低,每年净利润尚未公布,市场上投资者可以根据原有业绩数据变化来推测本年度的业绩增长大致在什么幅度,一般银行的每年的净利润的较为问题,大致在5%左右,而且银行越大这个数据越精准,而一些小银行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市场占有率影响和地域的影响,业绩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而一些科技类公司其成长性较高,所以股价一般会远高于目前的每股净资产,因为投资者预期该类公司的未来业绩可能会出现大幅度增长的情况,所以一般给予其更高的估值,而且科技类公司的市盈率一般较高,成长性越高的,市场给以的估值越高,比如目前芯片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国家政策也大力扶持该行业发展的,而且芯片的最为主要的就是技术的研发,一般也属于轻资产类公司,所以股价一般较高,而且市盈率大部分都在100倍以上,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比如上图案例,该公司属于芯片行业的上市公司,当前股价在700元左右,但目前公司的净资产才18元左右,公司的主要从事的是集成电路研发和生产,软件技术研发等,更多的是偏向于技术的输出,所以其资产一般较低,我们在考虑个股的估值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成长性,银行属于传统型行业成长性较低。
第二,公司的创收的大小跟净资产并不直接关系,公司的资产的高低不影响公司的收益,有的的公司的净资产虽然较高,但营收一般,而且公司又不能把这些资产卖掉,比如制造设备和厂房设备,卖掉后很多生产经营就无法进行了,比如银行通过利息差和其它投资来获得收益,很多现金资产必须留在央行和公司,这部分资金是无法创造收益的,一些技术类输出的公司,其资产较低,但有时能够创造更多的收益,所以我们一些药重点分析一些重资产的公司和净资产较高的公司是否存在能够通过目前资产创造很多收益,但一些传统型行业,很多产业处于落后产业,其成长性较差,无法创造更多的收益。
总结:上面我们重点讲解行业资产的问题,银行属于重资产行业,其很难通过大量现金资产创造更多的收益,我们股票价格的上涨和下跌,股价的高低在乎的是公司未来的价值和成长性,很多公司的资产虽然较高,但无法的创造出更多的收益,所以很多银行股的股价低于净资产属于正常现象,并不是估值错,或者属于被低估的状态,而是的市场投资者给以其正常的估值和预期。
但虽然的股价低于净资产,但这个差值比率我们要重点研究,当股价远低于净资产的时候,一般我们要重点关注是否处于被低估状态,比如银行行业股价跟净资产的比例差在50%以上,大部分处于被低估的状态了。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如果有人说是市场错了,我只能呵呵了,无论估值多么低,股票多么优秀,股价表现多么烂,拿着银行股的大咖心里多么不舒服,请记住,市场永远没有错,也永远不会错。这样说可能很多人心里不舒服,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做股票的所有人都以市场价格作为交易标准,既然所有人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银行股破发了,那银行股就应该是这个股价,请不要怀疑,否则,你就是怀疑市场上所有人都是错的,那可能吗?既然选择股市,就必须尊重市场,敬畏市场,请记住,市场永远不会错。
目前是一个牛市的第一阶段。
是一个指数搭台完成后,概念和题材轮动的周期,还没有到一个全面上涨,板块轮动的牛市第二阶段。
所以,虽然大部分都八类个股已经有了不小都涨幅空间,可是对于一些大周期板块的个股来说,其实并没有出现一个明显都上涨空间,依然处于一个底部区域的震荡洗盘。
就好比是那些银行,港口、有色、金属等等,他们是会在牛市第二阶段的时候,才会发动一轮主升浪级别的走势,而对于没有进入牛市主升浪之前,则更多的是一种“扎根”的形态。
因此,大批银行股破净其实只是说明了2015-2018年的熊市给予大部分都个股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才会导致大批的银行股错杀,下跌,破净。
也就是说,正常,合理。
毕竟,他们都是一些大市值的个股,也是大机构在里面,不会像一些中小盘个股一样受到游资、机构的爆炒。
所以,估值没有错,只是还没有到他们启动的时间周期而已!
目前银行股大面积破净,六大行沦陷。是估值错了还是市场错了?
银行股大面积破净,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毕竟一旦经济放缓,坏帐率会大大提升,从而使得银行业的净资产迅速缩水。也就是说,在谨慎者眼里,银行板块现在的净资产,有很多是虚的,一挤,就少了。所以,才给予较高的安全边际,才使得银行股持续破净。
二是银行股的业绩成长趋势。由于我国经济已平稳增长,对资本的需求有所放缓,尤其是对资本需求敏感度高的地产、钢铁等重资本行业的扩张速度明显降低。所以,银行业的营业规模扩张明显收敛,大市值银行股的业绩增速只有保持个位数。此时就意味着银行股的股价表现不会太佳。但事实上,银行业的每年净利润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所以,净利润增长导致每股净资产增厚,但股价不涨,经过几年的演绎,就变成了股价低于净资产,也就有了集体破净的趋势。
所以,既不是市场错了,也不是估值错了,是行业成长以及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结果。
就未来趋势来说,银行股其实已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主要是银行有着国家信用背书,且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的坏帐拔备率一直高企,所以,银行股固然没有大的成长性,但有着较高的安全边际和较高的股息率,此时买入,持有一年以上的周期的收益率有望是净资产收益率+股息率。但记住,不能频繁操作,会增加摩擦成本。
与此同时,部分银行股借助于金融科技,进一步扩张,成长速度还是惊人,比如说腾讯系的微商银行、阿里系的网商银行、红旗连锁参股的新网银行,利润增速较快,享有较高的估值,红旗连锁近年来的利润增速以及较高的估值与新网银行有着一定的逻辑关联。另外,已上市银行的结构行情仍然是较为清晰的,比如说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仍然创出了历史新高,说明银行股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因此,对于应用金融科技和业务转型的银行股,仍然可以密切关注,他们的收益率预期可能会比大市值银行股更佳一些。
谢谢楼主的邀请!
目前银行股大面积破净,六大行沦陷。是估值错了还是市场错了?
目前银行股很多破净,银行股的估值没有错,市场也没有错,怎么解释?银行股破净主要是因为没有太多资金买进银行股,没有人买进自然股价很便宜,再便宜都没有什么人买,要说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买进银行股没有赚钱效应,很多股民买进银行股,银行股买进半年时间,一年时间,股价始终没有什么涨幅,买进的股民也赚不到钱,很多市场游资也不会买进银行股,主要是因为游资的那点资金量,对于银行股的这么大的体量,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无法启动银行股的上涨走势,所以游资不会买进银行股,买进没有赚钱效应。
银行股未来走势分析
对于银行股的走势,现在出现的大面积破净情况,其实这种情况在2012年也出现过,那时银行股出现很多破净情况,当时也是银行股破净,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板块的股票也出现过破净,当时很多人也是对银行股有很多看法,认为银行股不会出现上涨走势,但是后来股市出现牛市,首先启动就是银行股,我认为银行股启动行情,才是股市开始走牛市的标志,所以目前很多股票是有很大的投资价值,可以说买进银行股是有投资机会的,未来银行股能涨多少,我们不要去预测到底能涨到多少,这个谁也预测不了的,但是我认为银行股恢复净资产的价格,这个是大家可以看到的价格,这个不用去过多担心,对于一些有一定资金量的股民,可以买进银行股,剩下要做的交给时间,时间就是答案。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作为,投资买卖依据,仅供参考。
都没有错,其实是市场风格的问题。
在某一段时期内,市场会有着明确的风格,比如权重股和非权重股,科技股和非科技股,金融股和非金融股等等。
所谓的市场风格,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大家更愿意买入那些有风格倾向的板块,这个板块的个股会受到更多资金的关注,进而涨幅超越大盘,也超越其他的股票。
这种风格趋势的变化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宏观政策,金融市场变化等等。其实是人们对于未来增长趋势更确定的行业,给予的一些估值溢价。
当然,如果放到一个更长期的时间段,比如十几年或者几十年,风格趋势带来的股价差异会越来越小,更多还是看个股自己的估值。不过,相信很多人等不了那么久,而且也没有必要。
最好的状态,还是在个股的估值体系之上,准确的认清当前市场的风格趋势。
现在市场看空银行,理由当然很多了,经济下行,坏账压力增加,降息预期等等,所以风格趋势上是做空银行的。在这样的趋势之下,理性的做法是规避银行板块。
至于说银行板块估值低,那确实是低,而且迟早有一天能涨上来。但很有可能,这个中间你要错过很多其他的机会,这个时间成本也是不低的。